?12月6-8日,由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中華全國歸國華僑聯合會和聯合國駐華協調員辦公室共同主辦,三亞市人民政府、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一帶一路”女性論壇秘書處共同承辦的第五屆“一帶一路”女性論壇在海南三亞成功舉辦。馬來西亞駐廣州總領事蘇萊雅出席論壇開幕式并發言。
馬來西亞駐廣州總領事蘇萊雅發言
以下為發言全文:
謝謝主持人先生、各位閣下、女士們、先生們,
平安與你們同在,下午好,大家好!
首先,我要感謝主辦方邀請我在美麗的三亞舉行的第五屆“一帶一路”女性論壇上發言,并感謝主辦方熱情的接待。今天下午,我特別榮幸地在這樣杰出的主題論壇進行發言。
作為馬來西亞在本次論壇上的代表,我不能不談馬來西亞與中國長期而密切的關系。明年,我們將慶祝建交半個世紀;馬來西亞是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最早支持者之一,有兩個正在進行的主要項目,即東海岸鐵路和馬來西亞-中國關丹產業園。
然而,關于今天的這個話題,我想談一談東盟。由十個獨特而多樣化的國家組成的區域聯盟。
馬來西亞作為東盟的創始國之一,為這個區域組織的工作感到驕傲,也為它在面臨挑戰的情況下取得的成就感到驕傲。東盟與馬來西亞一樣,一向是外向型、參與型和包容型的。從這個意義上講,它與“一帶一路”倡議有很多相似之處。
東盟目前有11個對話伙伴,并與無數其他國家和區域聯盟保持合作。中國是東盟最親密、最積極的對話伙伴之一;我們的合作涉及廣泛的領域和行業。作為一個地區性組織,東盟與“一帶一路”倡議的工作是相輔相成的。這兩個平臺的努力也是一致的,著眼于長期的努力和合作活動。
女士們先生們,
東盟本身成立于1967年。然而,東盟共同體2015年正式成立,由三大支柱組成:
i) 政治安全支柱;
ii)經濟支柱;
iii)社會文化支柱。
政治安全支柱和經濟支柱更為人所知,但社會文化支柱是東盟跳動的心臟,是賦予東盟靈魂和身份的支柱。這一社會文化支柱是對東盟的社會和文化特性與合作的頌揚、保護和傳承。這就是我們相互了解、增進理解和友誼的方式。
東盟擁有豐富的文化多樣性和遺產,我們認為這是我們的優勢。我們是十個不同的國家,每個國家都有自己獨特的語言、文化和生活方式。
我們還認識到,文化及其合作也可以成為增長和可持續發展的引擎,成為社會凝聚力、穩定與繁榮的基石。
我們長期以來一直致力于將文化和藝術在實現該地區和平與進步中的作用納入主流,政策和舉措始終都是行之有效的。
旗艦項目包括東盟文化之都和東盟最佳表演藝術節。其他活動包括文化展示、有形和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支持和促進創意和文化產業、藝術展覽、博物館專業人員的能力建設、音樂、文學、表演藝術、當代藝術、美食和文化節以及文化政策對話。
我們還在密切對話中繼續密切合作。合作伙伴包括中國。建立了諸如中國—東盟文化合作行動計劃》等良好的平臺。2014年,我們甚至將其確定為中國-東盟文化交流年。我們的合作旨在提高人們對東盟地區豐富的歷史、文化、藝術、傳統和價值觀的認知。
2025年,馬來西亞將接任東盟主席國。屆時,我們還將起草《東盟未來十年愿景》。身份和文化仍然是愿景文件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關于最后一點,我還想與大家分享一些更私人的、適合本主題的內容。
說到文化和學習,我自己是三個女孩的母親。其中兩人已經是青少年了。他們正處于一個階段,他們仍在學習自己和世界,以及如何融入其中,并理解這一切。
作為一名職業外交官,我給他們最好的建議是,你的身份非常重要,決不能被視為理所當然。你必須真正了解自己,并為自己的歷史、語言、文化和出身感到自豪。
一旦你堅定了這一身份和信念,你才能更容易地接受和尊重其他文化,并與他人學習和合作。
不要把事情過于簡單化,但人們普遍認為,幾乎所有事情都是理所當然;這一切通常都是從家庭開始的,尤其是婦女和母親。
最后,我謹表示感謝。謝謝大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