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婦女報全媒體記者 劉世康
秉持“同一個太空,同一個家園”理念的世界空間科技盛會——2022空間技術和平利用(健康)國際研討會(IPSPACE),11月18日晚~11月20日以線下線上相結合方式在北京開幕,并于20日晚圓滿閉幕。
來自全球的空間領域科學家、企業家、教育家、金融家等代表通過網絡相聚一堂,聚焦“科學·科創·科普”主題,圍繞空間技術在生命健康、空間信息、綠色空間、氣候變化、空間治理等方面轉化與應用展開交流和研討。
此次研討會引發了更多女性對于女性參與太空事業的關注。女性在太空生活和開展科研工作是載人航天事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中國,女性在航天事業中發揮著重要作用。
大會聯合主席、國際空間大學校長、美國航天基金會理事會成員、國際宇航科學院院士帕斯卡爾·埃亨弗勞德女士以“空間領域中的女性力量”為主題做了精彩報告。
帕斯卡爾·埃亨弗勞德女士是國際空間大學校長,華盛頓特區喬治華盛頓大學空間政策研究所空間政策和國際事務研究教授。她還是空間研究委員會主席兼萊頓天文臺客座教授。
三十年來,她作為首席研究員、聯合研究員和團隊負責人,參與了歐空局和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的天文學和行星任務,以及近地軌道和國際空間站的實驗。她在2015年~2020年間擔任德國航空航天中心(DLR)執行委員會主席,2013年~2015年間擔任奧地利科學基金會(FWF)主席。
她擁有分子生物學碩士學位、天體物理學博士學位和管理與領導力碩士學位。小行星“9826 Ehrenfreund 2114 T-3”以她的名字命名。
帕斯卡爾·埃亨弗勞德說,這些年來,我們看到越來越多的太空探索活動,圍繞太空探索的相關活動也進一步增加了。太空技術的應用已經成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宇航業和其他經濟部門日益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中國的航天事業發展得非常成功,像月壤樣本通過嫦娥5號送回地球,天問一號火星探測計劃,還有中國空間站的建設,中國女宇航員的卓越表現等等,都是中國取得的成績。這讓全世界的年輕一代,尤其是女學生和航空航天工作者感到倍受鼓舞。
埃亨弗勞德說,在全世界范圍內,男女性別比在理工科仍然是非常不平衡的,做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領域工作的女性數量仍然過低,這是一個社會問題。如果想要改變這種狀況,就要改變刻板印象,鼓勵女性更多地去從事理工科技研究活動。
她說,在大學和非高校的企業中,女性擔任管理者的職位比例在增加,但是進展比較緩慢。隨著畢業之后職業的發展,越往高走女性的數量越低,對此,我們稱之為“一個漏水的管網”,它描述了女性從大學畢業后慢慢從學術生涯中淡出的局面。
埃亨弗勞德表示,對于所有的雇主來說,都必須要提供良好的環境以聘用和留住女性人才,尤其要提供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條件,比如靈活的工作時間、遠程工作等等,這是女性員工非常需要的。
她說,性別平等也是每個太空領域組織必須重視的一個目標,它意味著在招聘的時候、在性別配額方面、在資金支持方面、以及激勵機制方面都要采取措施,進一步提高保障女性的比例,尤其是在管理崗位。
現在的情況是,雖然女性更多地加入太空探索和觀測當中,但這個領域仍然是男性主導的。這種情況應該有所改進。理工科需要大量的人才,這種需求每年都在增加。相應地也需要更多女性從事科研工作。
埃亨弗勞德表示,目前在太空領域,很多國際組織都在支持女性在太空領域發揮作用。國際宇航聯合會一直以來開展了很多多元化項目。這些項目提供了非常寬廣的框架,可以促進就多元化以來以及性別平等展開開放的交流。在宇航領域的女性可以借此變得更為活躍,借助平臺發揮自己的作用。
埃亨弗勞德最后說,女性將會使得全球的空間技術進一步發展,同時能夠促進多元化發展,增加開發新市場的機會,更好地應對共同挑戰,為所有人帶來福祉。“我們必須要努力一起合作,促進未來太空力量中的女性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