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精品免费午夜又爽又色愉情_台湾成人在线_久久免费视频7_日本黄色免费视频 - 在线片播放

樊錦詩:白天想敦煌 晚上夢敦煌
發布日期:2020-05-19 10:48:00      瀏覽次數:
這是“文物保護杰出貢獻者”國家榮譽稱號獲得者樊錦詩。新華社記者 李賀 攝

 

 

 

 

 

 

 

 

 

 

 

 

 

 

 

 

 

 

樊錦詩在莫高窟。新華社發(孫志軍 攝)

在莫高窟15公里外,有一個似流沙又似流水的土黃色流線型建筑——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游客先在這里觀看數字電影了解莫高窟的前世今生,再前往窟區領略它歷史的風姿。

樊錦詩:莫高窟1979年開放時,一年游客不到2萬人。游客從10萬人增長到20萬人,用了15年。從20萬人增長到30萬人,僅僅用了3年。2001年,莫高窟的游客達到31萬人。西部大開發、旅游大發展,游客只會越來越多,怎么辦?莫高窟的洞子都不大,一個十幾平方米的洞子就算中等洞窟了。一天進入成千上萬人,那是什么概念?

洞子看壞了絕對不行,不讓游客看也不行。我花了兩年時間想這個事,把人愁死了。后來,我們開始做游客承載量研究,做很細的調查——洞窟溫度、相對濕度、游客數量、洞窟病害等統統要調查研究。還要做模擬實驗,比如游客進入洞子后,溫度濕度變化與病害的相關性。

人數肯定要控制。無限制進人,不僅文物受破壞,觀眾也看不好。到了黃金周,我擠到200人的大洞子里,就只能看到男同志的后背和后腦勺,再就是抬頭看窟頂。

除了做承載量研究,我們還加上了網上預約、線上支付。游客先在莫高窟數字展示中心看電影,再統一乘坐大巴去看洞窟。

我們還有應急預案。人們在北京上??梢圆豢催@個看那個,但人們到敦煌的第一目標就是莫高窟。暑期、長假時開放最多1.2萬人的應急參觀,游客不看電影,看4個洞子(正常參觀是8個),還能看美術館、陳列館。

游客不能再超了。我們提倡負責任的旅游,不一味想著門票和鈔票,要為文物負責、對游客負責。

保護、研究、弘揚,是從上世紀中葉起敦煌研究院確定的三大使命。樊錦詩也一以貫之,將其發揚光大。

樊錦詩:我們建立了搶救性保護體系和預防性保護體系,建立了我國唯一一個文物領域的國家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一方面,從壁畫材料入手,科學分析它的構成,去研究它為啥生病,用什么材料修復更好。文物保護必須遵守最小干預、不改變原狀的原則。不能拍腦袋就修,而是要評估價值和現狀,針對不同材料、不同病害、不同工藝來修復。另一方面,引入風險管理的理念。文物和人一樣,要健康就得預防。洞窟微環境、病害、洪水風沙、森林植被等都要監測。從監測數據看洞窟是否穩定,不穩定就得關注,必要時就得采取措施。

莫高窟的專業性很強,涉及藝術、歷史等眾多人文學科。研究院有一批歷史、文學、考古、宗教、民俗等領域的人文學者,他們通過對壁畫、文獻的深入研究,將莫高窟的內涵和價值挖掘出來。敦煌研究院現在已經出版四五百部專著、發表3000多篇文章,是全球最大的敦煌學研究實體。

同時,我們還在做文化弘揚工作。我們得把講解員培養好。

2015年,樊錦詩從敦煌研究院院長一職卸任。她評價自己“接了一次接力棒,做了一個過程”,遺產保護仍需一代代人推動。

樊錦詩:我白天想敦煌,晚上夢敦煌。只要一息尚存,就要為敦煌努力。但更多的事業還要靠年輕人去做,我希望年輕人能繼承老一輩“堅守大漠、甘于奉獻、勇于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只要莫高窟存在,敦煌研究院就要陪伴它,不斷探索前進。接力棒總要一代代傳下去,我相信年輕人會做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