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媒評述:中國女性撐起抗疫半邊天
發布日期:2020-05-18 09:45:20 瀏覽次數:次
塔斯社3月7日刊登題為《“白衣天使”——中國女性以忘我精神抗擊疫情》的報道,聚焦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的中國女性。

報道稱,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的斗爭中,大批中國女性放棄了舒適生活,甚至有人獻出了最寶貴的生命。
報道指出,女性在中國政府和整個中國社會里發揮的作用不可低估。“婦女能頂半邊天”——這個多年前提出的口號,在當今中國并沒有失去現實意義。
報道認為,就在眼下這場抗疫戰里,大量女性流行病學家、科學家、醫生和護士在各自崗位上默默努力,牢牢頂起了半邊天。
報道稱,許多人一看到“護士”這個詞,就會想到一個個身穿護士服、戴著口罩的干練身影。但在抗疫一線,護士們的形象變了,誰是誰根本認不出來。接觸感染者的所有醫護人員看起來都一樣:穿著特制的連體防護服,戴著口罩和面罩。
她們脫下防護服、摘下口罩時的樣子令人心疼:這些女孩面容憔悴,眼睛浮腫,皮膚發紅,鼻梁及周圍是一道道被醫用口罩勒出的壓痕。有些傷口破潰流血,還貼著創可貼。創可貼上也是壓痕。
從寧波來支援武漢的護士王海霞(音)在接受媒體采訪時說,換衣服,洗手,穿隔離衣,戴口罩、面罩、護目鏡、帽子……每個步驟都一絲不茍,不得有絲毫馬虎。一整套流程下來,差不多需要30分鐘穿上防護服。
王海霞所在醫院一天工作是六班倒,每班四個小時。她說:“下班第一件事就是沖進衛生間洗澡,把所有的衣服浸泡消毒。由于頭部一直悶著出汗,每次洗頭都會有大把的頭發掉落。”
換一次班就必須換一套防護服。在防護設備嚴重短缺的情況下,醫護人員努力節約設備,穿著成人紙尿褲,在當班期間不吃不喝不上洗手間。
據人民網公布的數據,抗疫一線的醫生中約有50%是女性;而在護士中,這一數字達到90%。由于醫護人員不足,許多處于孕期的女護士也曾奮戰在一線。
報道稱,在中國抗疫前線發揮重要作用的女性不只是醫護人員,還有官員和科學家。
在疫情最嚴重之際,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國務院副總理孫春蘭率指導組赴湖北省指導工作。任務之一是協調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在武漢市的行動。
還有很多其他例子,比如73歲的中國流行病學家李蘭娟。她不得不多次出席記者會,向中國和全世界民眾反復解釋為什么中國政府必須對人口1100萬的武漢實行隔離檢疫措施。
又比如,現年54歲的中國工程院院士陳薇少將。她是中國軍隊為數不多的女將軍之一,是生物工程研究領域的專家。
早在1月下旬,陳薇及其團隊就抵達武漢,以便研究新冠病毒并開發針對其的疫苗。目前陳薇團隊爭分奪秒,集中力量展開應急攻關,在新冠肺炎疫苗研制方面取得了重要階段性成果。
陳薇的丈夫麻一銘說,當年在SARS暴發期間,陳薇和團隊在研究所封閉工作,一連數月沒回家。他說:“我和4歲的兒子只能在央視新聞里看到她。兒子看到新聞報道中有媽媽的畫面時,跳起來親吻電視屏幕。”
報道還指出,每周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數百名志愿者趕赴湖北與疫情作戰。志愿者里有男有女。有數據稱,馳援武漢的醫護人員中男女比例約達1∶2。由此可見,這些偉大的中國女性在抗疫之戰中不只撐起了半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