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幗競芳華·致敬她力量】——杜駿:三尺講臺半生情
發(fā)布日期:2021-04-30 10:36:36 瀏覽次數(shù):次
為慶祝中國共產(chǎn)黨建黨100周年,婦聯(lián)特別開設專題“巾幗競芳華 ·致敬她力量”故事匯,講述優(yōu)秀女性故事,激勵廣大女性爭做偉大事業(yè)的建設者、文明風尚的倡導者、敢于追夢的奮斗者,以實際行動向黨的百年華誕獻禮!
今天為大家?guī)淼慕韼饺宋锕适率羌瘟陞^(qū)三八紅旗手杜駿。
30多年來幫助近1000名孩子走出山村,她在自己的竹林小學探索實踐“教學做合一”鄉(xiāng)村教育新模式,讓300多個家庭受益。她就是嘉陵區(qū)三八紅旗手、多次獲得吉安鎮(zhèn)“優(yōu)秀黨務工作者”、“優(yōu)秀黨員”、“先進教育工作者”、“優(yōu)秀教師”等榮譽的南充市嘉陵區(qū)雙店鄉(xiāng)屈家堰村竹林小學的創(chuàng)始人杜駿。
立足本職,發(fā)展鄉(xiāng)村教育
陽春三月,春光明媚。嬌艷盛放的月季花點綴在竹林小學周圍,教室里傳出的朗朗書聲,一片生機盎然的景象。
1987年,17歲的杜駿剛剛高中畢業(yè)回到家鄉(xiāng)。村里的老人懇求她,為了讓娃娃們有個出路,請他在村辦小學當先生。望著孩子們期盼的眼神,杜駿應承下來,成為了屈家堰村一名沒有編制、工資微薄的代課教師。這一干,就是12年。
1999年,由于國家的清臨政策,杜駿“下課”了。但他注意到屈家堰村留守兒童上學問題更加嚴峻。在丈夫陳占春的支持下,夫妻倆利用村上的閑置教室作為教學場所,將村里的留守兒童都召集起來開辦了竹林小學,開始招收學前班到小學一至六年級的適齡兒童,承載起了屈家堰村131名農(nóng)村兒童的求學夢。
“雖然這里是山村,但是娃娃們應該接受和城里娃娃一樣的教育。”杜駿在腦里尋思著得讓孩子們都在寬敞明亮的教室里上課。在家人的支持下,杜駿拿出積蓄,耗資60多萬元,修建了占地800平方的教學場所。隨著城鄉(xiāng)城鎮(zhèn)化推進,學生逐漸減少,任課老師也不再好找,杜駿就拉著在城里工作的表妹回到學校當老師,兩姐妹成了竹林小學的中堅力量。她們和50多名學生一樣,吃住都在竹林小學里,成為了一個大家庭。
“困難是有的,但是黨委、政府、婦聯(lián)、教育部門給我們的扶持,社會各界對我們的幫助,也是一直存在的,我要堅守在這里,守著所有的孩子,守著我的家。”杜駿說。
竭盡所能,幫助困難群眾
邊緣戶杜上茂和妻子劉碧秀(患有中度糖尿病)結婚后一直沒生孩子,近五十歲時撿養(yǎng)了一女孩,現(xiàn)已出嫁,女兒很孝順,但自己日子也不寬裕。2019年八月,杜駿得知他倆沒錢交醫(yī)保個人繳費部分,就主動替他們繳納,讓他有了醫(yī)療保障。
學生杜紅龍在10歲時父母就相繼去世,無人照看,杜駿經(jīng)常到他家補課,給他講勵志的故事,并不時送來新被套、衣服鞋襪及日常生活用品,把他從一個成天貪玩好耍偷雞摸狗的“壞小孩”,逐漸變成了一個聽話懂事的好學生。11歲的唐習知,父母離異,爺爺奶奶80多歲了,無人看管產(chǎn)生了厭學,杜駿就多次奔走去家里勸返,將唐習知帶到身邊一起吃住。
疫情期間,無法按時開學,她擔心學生學業(yè)落下,便免費為學生買教輔資料,并親自送到學生家中,鼓勵學生努力自學,叮囑家長加強監(jiān)管,不外出,不聚集。同時他堅持充分利用QQ群,微信群給學生上課,并進行心理健康疏導。從2016年至今,杜駿每月拿出150元購買教輔資料和本子送給有需要的學生,5年來累積補助了2萬余元,200多名學生受益。
與時俱進,探索兒童發(fā)展
杜駿積極探索實踐“教學做合一”,初步探索鄉(xiāng)村教育新模式。學生在學習《中華傳統(tǒng)節(jié)日》時,她引導他們通過查找資料、觀看影片、學唱歌曲、調(diào)查訪問等各種實踐方式完成預習作業(yè),極大地鍛煉了學生“做”的能力。而課后測評時,她又要求作業(yè)的形式可不拘一格,重點在于學有所獲。
考慮到學校身處鄉(xiāng)村的特點,杜駿便在班級布置了和“吃”有關的任務:每一個同學都要體驗跟食物相關的工作。學校有個“開心菜園”,每個班級都有小小的一塊地,供同學們種植蔬菜。班里的同學輪流當值,共同種植蔬菜。接到這個任務后,很多同學選擇先在自家的菜園作預習,向家里的爺爺奶奶學習。通過這樣的活動,讓學生們深知食物的來之不易,體會到了長輩的艱辛,養(yǎng)成了勤勞的習慣。
杜駿說:“經(jīng)過一次次這樣的活動,學生們獲得了比去糧食教育基地參觀更真切的生活體驗,感悟到的道理也比教師的口頭說教更加生動、深刻。”
不論外界如何,我希望自己一直是一朵綻放靈氣的花,傳遞給孩子們的是真、是純,并在學習中感受到樂趣。不止一朵花,我希望讓更多人聽到整個花園花開的聲音,聞見花的芬香。杜駿真誠的說。


